大家好,奇经八脉的准确位置图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奇经八脉3D经络穴位图解「附歌诀|记得背」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奇经八脉的准确位置图和奇经八脉3D经络穴位图解「附歌诀|记得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安心大穴——内关穴附准确位置图
安心大穴内关
穴位:内关穴,三阴交穴,人中穴。
方法及疗效1:按揉或敲打内关穴、三阴交穴以及人中穴,退热的效果非常好。
方法及疗效2:按揉有酸痛感的一侧的内关穴,治疗失眠。
掌心向上,您会看到手腕处有很多条腕横纹。从手掌到手臂的方向开始数,取第二条腕横纹的正中点,从此点往手臂方向量大约三根手指并齐的宽度,在两根筋的正中央便是内关穴。
内关穴能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与心、胸、胃的关系极大,比如心痛、胸闷、胃痛、腹泻等症都可以找内关穴来治疗。
治疗失眠:
如果您夜里经常睡不着觉,按两侧的内关穴时,肯定有一侧是特别酸痛的。那么,您在按着酸痛的穴位上多加按摩,失眠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经常失眠的人,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当成平时的保健之法。
缓解上肢麻痹:
上肢本来应该是最灵活的,它们会麻痹,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养料的滋润,就好像花朵缺水就会枯萎一样。
内关穴控制着心包经里的气血循行,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能保证心包经里的气血既不过盛又不虚损,给四肢最温润的滋养。另外,它身处内外交通的要地,又联络了奇经八脉中维护内脏健康的经脉,所以按揉手臂上的内关穴对通畅相关经脉,缓解上肢麻痹非常有效果。
退烧:
很多人感冒、发热了,会头昏脑胀、满脸通红,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和外界相沟通的孔窍被阻塞了,身体的气血运行混乱,该上去的上不去,要下去的下不来。
这个时候,内关穴就可以发挥它充当关卡的作用了。具体方法是按揉或者通过敲打的方式刺激内关穴,同时刺激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和督脉上的人中穴,退热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当然高热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医院先把体温降下来,然后您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修复和维护。
二、带脉的准确位置图 按摩带脉的好处
1带脉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取穴:腋中线与平脐横线之间交点即是本穴,按压时有酸胀感。
2带脉的功效作用
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人体内的经脉都是上下走向,唯有带脉是横向环绕一圈,从“长相”看,带脉如同一条绳子,把别的经脉都给捆住了,因此,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管理着通过腰腹之间的所有经脉,可以通过它来调节和疏通其他的经络,起到清热利湿,健脾通经,调经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
3按摩带脉的好处
带脉的“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因为带脉像是一条带子的形状,而是因为带脉和女性朋友的月经,白带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医常用带脉来调理月经和妇科疾病。
带脉不通,约束力不够,腰腹部的赘肉就会长出来,按摩带脉使经络畅通,不但可以减掉大肚腩,还能改善便秘症状。
带脉为足少阳,带脉两经之会,具有通利下焦,补肝肾,调经止带之功,是治疗带下病的要穴。
无病的时候按揉该穴,可以起到防止内脏下垂,预防妇科疾病的好处。
4按摩带脉的正确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双手握拳分别置于两侧侧腹部,以双手的大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的带脉穴。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不可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双侧带脉同时按揉。
三、奇经八脉3D经络穴位图解「附歌诀|记得背」
探索神秘经络世界:奇经八脉的三维解析</

在中医的瑰宝中,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的独特存在,它们不同于十二正经,既不隶属于脏腑,也不遵循表里配合的常规路径,而是以“别道奇行”的方式,赋予了身体更为微妙的调节力量。
阴维脉与阳维脉</
阴维脉始于小腿内侧,沿着股内侧上行,最终汇合于咽喉与任脉。阳维脉则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会在项后与督脉相会。阴跷脉从足跟内侧起,随足少阴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相会于足太阳经。阳跷脉则伴足太阳等经上行,交汇于眼内眦,沿额部直至项后与督脉相连。
督脉:阳脉之海</
督脉</,以其总督全身阳经的特性,被誉为“阳脉之海”。它从胞中出发,经会阴、腰背、项部直至脑内,与肾和心脏相连,形成一条贯穿全身的阳脉大动脉。每个穴位,如长强、腰俞、大椎等,都承载着独特的功能和意义,通过《督脉穴位歌诀》一目了然。
任脉:阴脉之源</
任脉,正如其名,负责统摄全身阴经。从胞中出发,任脉沿腹中线前行,穿过胸部、颈部,抵达唇内,最后环绕口唇。每个穴位,如会阴、石门、神阙等,都是人体阴阳平衡的枢要之处,歌诀《任脉穴位歌诀》揭示了其详尽路径。
冲脉:气血之总领</
冲脉,作为气血的总领,其分支遍布全身,从胞中分别经脊柱、胸腔和面部,直至足趾。《冲脉穴位歌诀》描绘了这一复杂网络的精要。
带脉:束带般环绕</
带脉环绕腰部一周,如同束带般约束诸脉。起于季胁,绕身一周,其重要性体现在《带脉穴位歌诀》中。
跷脉:眼目与运动的守护神</
阴跷与阳跷脉,以轻捷灵动的特性,主司眼睑运动和下肢活动,同时调节阴阳平衡。从足眼开始,它们各有独特的路径和穴位歌诀。
想要深入了解这些神秘经络,不妨下载《针灸大师》APP,那里有详尽的3D人体经络模型,带你探索中医世界的深邃与奥妙。
四、带脉的准确位置图 找带脉的简单方法
1带脉的准确位置图
带脉穴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患,脉穴同名,故称带脉。
带脉穴位置:在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肝经章门穴下1.8寸处;侧卧取穴。
2找带脉的简单方法
两手叉腰,手掌在后,拇指在前,放在腋下且与肚脐处于同一条线上,按压时有酸胀感,即为带脉穴。而带脉就是横向绕腰部一圈运行的经脉。
3带脉不通的身体表现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中唯一横向绕腰部一圈运行的经脉,其主要功能就是“约束诸经”,带脉一旦堵塞,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经常会有腰腹部肥胖、月经不调、妇科疾病、手脚冰凉、怕冷、便秘、身体沉重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4怎样敲打带脉减肥
双手轻轻握拳,从后背腰中部开始,向两侧沿着带脉横向敲击,至肚脐为一圈。每晚睡觉前敲击30到50圈,并重点在腰部两侧的带脉穴上敲击50到100下。
敲打带脉对于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减除腰部脂肪,有非常好的作用,坚持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效果。
注意:
睡前不宜敲打带脉,以免影响说面,同时敲打的力度不宜过大,如果出现持续超过一天的疼痛,则不宜继续敲打。
奇经八脉的准确位置图和奇经八脉3D经络穴位图解「附歌诀|记得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