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水库泄洪模拟游戏攻略,以及水库泄洪是怎样一个流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水库为什么要泄洪
水库泄洪是为了应对以下几种情况和目的:
1.防止溃坝:水库在长时间的降雨或大量融雪的情况下,可能会积累过多的水量,超过了水库的容量极限。为了避免水库溃坝,泄洪是必要的措施。通过泄洪,可以减轻水库的压力,降低溃坝的流的水位会迅速上升,形成洪峰流量。如果水库不进行泄洪,洪峰流量可能会超过河道的承载能力,导致洪水泛滥,给下游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通过泄洪,可以控制洪峰流量,减缓洪水的冲击力,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3.调节水位:水库泄洪还可以用于调节水库的水位。在降雨较多的时候,水库可以通过泄洪来降低水位,以便储存更多的雨水。而在旱季或用水高峰期,可以通过停止泄洪或减少泄洪量,增加水库的蓄水量,确保供水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水库泄洪是为了防止溃坝、控制洪峰流量和调节水位等目的。通过合理的泄洪措施,可以保护水库的安全运行,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水库泄洪是怎样一个流程
水库泄洪是指水库在遇到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时,为了避免大坝遭受破坏而采取的措施。
持续性的强降雨会导致水库超水位,为了避免水漫洪溢或库坝、堤堰溃塌而造成严重的灾害,当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上升并达到洪水报警线时,人工打开一个缺口,将洪水排放到指定区域,以减少对水域周围环境的危害。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安江水库泄洪是1999年,当时开启了8孔泄洪闸,泄洪流量达到6700立方米/秒。
水库泄洪方式可分为开敞式泄洪和坝上式泄洪。开敞式泄洪是指水库在坝前或坝上有较大面积的开敞区,在洪水时将水库全部或部分水位泄出,开敞区的水流可直接进入河道。坝上式泄洪是指在坝前或坝上没有开敞区,只是在下游设置一些挡水建筑物,当洪水到来时,将一部分洪水先泄到这些建筑物上,然后再通过这些建筑物进入河道。
水库泄洪的目的:
1、对水库下游的安全运行有保障作用,在满足水库防洪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泄洪,以避免水库下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提高大坝安全水平,避免发生严重的防洪事故。特别是在汛期时,大坝泄洪设施的安全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溃坝事故。泄洪设施在设计时要满足一定的防洪要求,否则就会降低大坝的安全水平,一旦发生险情就无法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
3、增强水库效益,充分发挥水库作用。泄水时会降低水位,增加库容量,增加库容。由于水库能够有效调节径流分配,在汛期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洪涝灾害。
三、水库泄洪200流量一般是多少
水库泄洪200流量相当于200个/小时的流量。
水库泄洪,流量每秒50立方米,每小时放水约18万立方米,直至水位降至142米时关闭闸门,泄洪总量约200万立方米,相当于城区15天的用水量。截至下午1点,水位142.83米,总库容6083万立方。虽未超出汛限水位,但为做好第6号台风烟花防御工作,腾出防洪库容,保障水库安全及下游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水库管理站积极做好预泄洪工作。
泄洪前,水库管理站安排巡查人员在库区进行巡查,落实水库管理范围内人员及物资转移避灾相关防范措施。水库所在的黄坛镇提前做好水库下游洋溪沿线的防范,及时疏散村民,保障村民不进行任何涉水活动。
洪水来袭时注意事项
1、步行时
我们希望洪水来临时不要步行出门,不要步行出门。不要低估洪水上涨的速度,也要知道水流可以让原来的井盖、雨水篦子离位,脚下危险重重。更不要在海岸边或者河边步行。如果洪水上涨过快,你正在步行路上,可以尽快向上坡、高地等地势高的地方转移,甚至可以爬上屋顶、大树暂避风险。已无法转移至高处时,尽可能利用手边的门板、木床等漂浮物。
2、开车时

有洪水来袭风险时,不要开车!不要开车!开车并不能让你有更多保护。如果在开车,请迅速开向高处,不要盲目驶入桥下、隧道等容易积水的地方。一旦熄火马上下车步行转移,不要在车中等待救援。
3、室内安全
用胶带纸封住门窗尽量减少进水,房间进水后保证关闭电源,如果要使用自来水,一定要煮沸。进入房间地势较高的部分收听广播等及时获取信息。不要接触污水,尤其是已被污水污染的食物,已被水浸泡的电器也尽量远离。
四、为什么暴雨来临时水库不泄洪
水库最愿意看到降雨,毕竟一直没有降雨,水库就会没水,也就没有效益,如果下暴雨,水库来水会急剧增加,小一点的水库,库容会很快填满,而只有水库库容满的时候,水库才会加大泄洪,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导致的,次要原因是现阶段水库调度技术限制。
水库的功能定位
水库承担的主要功能是“兴利除害”,兴利通俗来说就是利用蓄起来的水,供水、灌溉、发电等,而除害则主要是在洪水来临时,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对下游产生的破坏,我国大部分水库的首要作用都是为了防洪,毕竟天然河流可能来很大的洪峰流量,对下游产生很大的破坏。
水库泄洪
假如河流上产生洪峰流量为1万m³/s,如果没有水库防洪,这1万m³/s就会直接冲向下游,一般下游的流量还会因为汇流而增加,也就是此时下游可能会承受大于1万m³/s的流量破坏。而如果有了水库,这1万m³/s的洪峰会先达到水库,水库会拦蓄起来这部分水量,并可以按照一个设定的泻流下泄,比如2000m³/s,此时水库来流1万,泻流2000,多余的8000m³/s就存在水库中,水库的库水位就会升高,但下游的洪峰流量就下降到了2000m³/s,远远小于天然的洪水破坏。
水库防洪虽然是最重要功能,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主要是兴利,比如发电、供水、灌溉等,都可以收取或赚取费用,因此水库管理者更倾向于利用水库的兴利功能。
水库为什么等库容满了才加大泄洪?
既然水库管理者追求兴利的经济效益,则就会尽可能让水库多蓄水,例如一场暴雨来临,降雨到产汇流需要时间,所以水库管理者一般都会等水库的水位上涨到最高水位,再加大泄洪,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满足水库的兴利作用。
反过来,不等水库库容满,就加大泄洪,可能导致泄洪后,上游来水停止,水库处于低水位、低库容运行,那么多泻的水就白白浪费了,这是管理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水库管理者等到水库真的装满了,才会去泻掉多余的无用的水量,而如果提前泻,则有一定的风险会存在水库无法装满,利益受损。
这仅仅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一旦水库装满,水库就没有拦蓄洪水的能力,这会造成水库的防洪能力大大降低,这其实对于防洪很不利,尤其是持续暴雨,这种极有可能造成下游严重的洪涝灾害。
水库如此做技术层面也是原因之一
水库之所以等库容满了才加大泄洪除了利益原因外,还有技术方面的原因,那就是现阶段降雨径流预报的不准确性,尤其是夏天雨季,这种预报更不准确,这就造成了水库管理的难度。
例如预报有暴雨甚至水库库区正在遭受暴雨,水库管理者也不轻易加大泻量,因为暴雨具有短时性、局部性,如果提前加大泻量,就有可能后期来水太小,导致水库蓄水不足,影响水库的功能发挥。
如果技术上可以完全预料到有很大来流,水库不等库容满,就加大泄洪是可以实现的,比如我国南方某些水库,装设有大量的雨量计,其预测精度很高,可以实现高精度准确调度,但是对于大部分小规模水库,还处于落后的管理模式,不具备升级智能管理的需求,所以也就存在暴雨后库容满了才加大泄洪的情况。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水库泄洪模拟游戏攻略和水库泄洪是怎样一个流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